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民族学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 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理论基础、历史源流与价值意蕴

    高永久;杨龙文;

    作为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的创新性概念“,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就理论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形塑了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共同体导向,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奠定了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概念形成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决定了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理论内核。伴随着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发展脉络,各民族在互嵌式发展的历史源流中得以共创中华、参与再塑中华,并在新时代里共同复兴中华。对于区域层次、各民族层次和中华民族整体层次而言,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价值意蕴在于,它既是促进东西部之间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创新举措,亦是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更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模式探索。当前,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实践推进中,需要进一步优化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主体结构,有效规范和科学调节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益矛盾纠纷,推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历史经验的汲取借鉴。最终,使得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性路径与创新性模式。

    2025年01期 v.53;No.237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内涵、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

    王茹俊;王丹;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共同的意识指引着各民族的团结奋进大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置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内进行阐发,科学把握政治认同、经济繁荣、文化自信、社会互嵌、生态和谐等多元核心内涵,充分彰显其现实的正当性与科学性。当前,需要站稳科学的行动立场,严格坚守核心原则、主体原则、精神原则与目标原则,不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磅礴动力。此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实践参与,通过落实制度引领、法治建设、传播塑造、教育熔铸等科学路径,在有形策略与无形方式的统一中完成铸牢任务。

    2025年01期 v.53;No.237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 文化润疆:在场域内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播

    陈天嘉;刘旭鑫;

    一般而言,文化共同体因其边界性与排他性等特征,会阻碍文化认同和交流传播。但在新疆地区,由“文化润疆”所传播的“中华文化”并不与“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在历史上共同参与而创造。因此,文化润疆并不是“他者”有意识的、被动的文化传播,而是铸牢具有主体性、共同性、自觉性的文化。

    2025年01期 v.53;No.237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 新疆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研究

    刘慧文;王家斌;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对和田、喀什和伊犁等地区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和访谈,采用描述性和差异性的统计方法对新疆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研究表明,学校类型、年级层次、民族背景和父母学历的差异对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各维度的因变量均有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以家庭教育夯实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果、准确把握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的系统配置等对策建议。

    2025年01期 v.53;No.237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寻绎·唤醒·共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忆”向度

    潘文丽;孟楠;

    意识具有流动性,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需要一种隐形的、软性的力量予以固化。记忆能营造出以共同性为叙事的多元情境表达、书写和传递,使不同族群既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场域限制实现情感互动,又能弥合“我者”和“他者”的心理边界强化族群认同。新时代,将“共忆”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研究向度,通过寻绎何为“共忆”、何以“共忆”以及“共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耦合关系,提出塑造中华民族共存的符号记忆、激活中华民族共通的苦难记忆、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仪式记忆的“共忆”路径,进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唤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共鸣。

    2025年01期 v.53;No.237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历史学研究·西域史专题

  • 窝阔台、贵由、蒙哥诸汗对西域地区的统治及影响

    田卫疆;

    西域地区在元代历史进程中一直据有重要战略地位,元朝政坛发生的要事几乎都与西域地区相关。成吉思汗亡后,迄忽必烈继承汗位之前,先后即位的窝阔台、贵由、蒙哥几位蒙古汗,其践祚经历、兴衰消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西域诸地政局之变化,蒙古西北宗藩的勃兴即是其例证。同时,诸汗施政作为仍沿袭成吉思汗往昔统辖西域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域各地的管辖治理,其结果对后来忽必烈全国统一格局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

    2025年01期 v.53;No.237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 乾隆朝南疆铜矿开发与铸造新普尔钱政策

    万学慧;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新疆后,为稳定南疆经济秩序、彰显经济主权,清廷在南疆仿照准噶尔时期的旧普尔钱发行了新普尔钱。清廷通过使用备铸炮位铜及回收和改铸旧普尔钱铸得了新普尔钱。钱局的设置受政治、经济、资源等因素影响。为满足南疆铸币的长期需要,清廷制定了回众贡赋铜、选任采铜伯克监督回众采铜、在铜矿开发地设立铜厂,并令屯田绿营兵开采等政策以资铜矿开发与铸币需求。钱币的形制、重量等亦受铜开采量影响。乾隆三十九年(1774)南疆铸币政策与铜矿开发政策的稳定反映出乾隆朝南疆经济秩序的稳定。

    2025年01期 v.53;No.237 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赛尔乌苏台站道及其驻地位置考释

    姜建国;

    清代阿尔泰军台路变迁繁复,加之相关档案、实录、行纪等实时性史料的缺乏,会典、方志、古代地图等延时性史料的误记,使得后人对位于此军台路上的赛尔乌苏台站地理位置存在多种认识。通过梳理实录、会典、方志、地图,以及《夏湘人出塞日记》《使喀尔喀纪程草》等关键行纪史料,可以确定,赛尔乌苏台站最早出现在雍正九年(1731),位置应当在吉斯洪呼尔附近;乾隆元年(1736)已移至穆呼尔嘎顺;嘉庆十八年(1813)已移至三十二台他拉多兰。《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乌里雅苏台”图中,嘉庆二十五年(1820)赛尔乌苏在穆呼尔嘎顺,标注错误。赛尔乌苏台站道是阿尔泰军台路中的一段,在不同时期分别由总理军台事务总管、察哈尔都统、阿尔泰军台都统管辖。雍正年间赛尔乌苏台站道管辖阿尔泰军台路四十七台中的二十三台至三十台。乾隆元年(1736)阿尔泰军台路,由此前至察罕搜尔城,改道至鄂尔昆城,这一时期赛尔乌苏台站道管辖阿尔泰军台路二十九台中自第十一台至二十九台。乾隆二十一年(1756)后,阿尔泰军台路改道至乌里雅苏台,赛尔乌苏台站道管辖阿尔泰军台路中第二十四台至四十四台。

    2025年01期 v.53;No.237 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中亚·南亚研究

  • 阿富汗大支尔格的历史与现状

    朱永彪;王俊超;苗肖阳;

    大支尔格是阿富汗的传统协商机制和议事方式,往往在紧急情况下临时召开。大支尔格通常由国家领导人提议召开,成员主要由部落长老、宗教领袖等组成,决定涉及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现代大支尔格具有多种形式,和平大支尔格是其中一种。阿富汗前政府时期,作为大国民会议的大支尔格具有宪法地位,是阿富汗人民意志的最高代表。大支尔格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符合阿富汗国情,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在塔利班重新掌权后,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5年01期 v.53;No.237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 莫迪执政以来印俄关系发展的特征与驱动力分析

    杨胜兰;

    莫迪执政以来,实用主义的目标取向以及实现大国梦想的追求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印度尽管与美国的关系更加趋近,但与俄罗斯的传统伙伴关系并未受到较大影响,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持续发展。综合莫迪执政以来的印俄关系发展现实,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在政治关系方面有所延续,但也出现了分歧,尤其是双方年度首脑峰会的“中断”;二是在关键的防务安全合作领域呈现出逐渐弱化趋势;三是虽然在经贸合作中持续推动但动力依然显现不足。这些主要特征体现出的是莫迪执政以来的印俄关系虽有不足,但发展态势依然强劲,其驱动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其一是印度追求大国影响的持续动力,需要来自俄罗斯的大力支持;其二是作为印度的传统伙伴,俄罗斯是其持续深化关系的重要对象;其三是共同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驱使两国继续发展伙伴关系。

    2025年01期 v.53;No.237 7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经济学研究

  •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的减贫赋能成效评价研究——基于产能合作视角

    王志章;向志丹;李梦竹;

    国际产能合作与减贫作为最鲜活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创新实践形式之一,大大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减贫进程,为分享减贫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携手奔向金色十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文章通过文献系统梳理、数据挖掘等方法,厘清了“一带一路”赋能产能合作减贫理论路径,即政策沟通是产能合作减贫的前提与保障,设施联通是有效开展合作的基础,贸易畅通是提升益贫性的加速器,资金融通是合作的强大支撑,民心相通是良好合作环境保证的理论路径,比较全面、系统地评价十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能合作取得的减贫成就,总结了一些好做法,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加快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加强全方位风险防控能力建设,积极克服项目推进阻碍,进一步深化自由贸易,持续拓宽合作资金渠道等方面优化策略,对“携手奔向金色十年”,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沿线国家早日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既定减贫目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5年01期 v.53;No.237 8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9K]

法学研究

  • 跨平台信息推荐中大数据算法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保护路径

    刘建;

    大数据算法作为未来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技术基础,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愈加重要。跨平台信息推荐系统涉及多种数据源、不同的数据格式和多样的数据处理技术,使得大数据算法的实现更加复杂,其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有立法以著作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三种方式实现对大数据算法的保护,但现行法律仍存在模糊地带和操作困难等问题。著作权法保护算法代码和软件形式,但难以覆盖算法核心逻辑和原理;专利法为创新性算法提供保护,但公开技术细节可能导致核心技术泄露;商业秘密依赖企业保密措施,但在跨平台使用中风险较大。大数据算法跨平台信息推荐中,创作者、使用者和网络平台均因大数据算法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面临诸多风险,为破解立法层面对大数据算法进行著作权保护的法理约束、不同知识产权保护路径间界限不清晰以及单一知识产权保护路径难以全类型覆盖所有大数据算法等难题,立法应扩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表达”的定义,涵盖算法的实现方式;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纳入具有实际应用和技术效果的算法,并明确三种知识产权保护路径的法定界限以完善算法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促进大数据算法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同时平衡创作者权益和公共利益,推动科技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1期 v.53;No.237 103-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刑事合规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衔接模式:关系、价值与路径

    冯科臻;

    刑事合规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否衔接、为何衔接以及如何衔接,是当前合规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部分重合关系”决定了两者能够在相同结构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衔接,而且能够带来更深层次的多元价值。从理论争议及相关实践看,制约两者之间有效衔接的具体因素应当予以明确,包括企业认罚是否要求刑事合规、企业认罪认罚是否为合规启动条件、不同从宽处罚的适用梯度。进而,针对不同情形提出两者衔接的二元模式:第一,融合模式是指特定企业犯罪案件刑事合规的适用必须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载体,即“认罪认罚+刑事合规”;第二,相交模式是指其他企业犯罪案件刑事合规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形成较为紧密的适用梯度,即“认罪认罚∩刑事合规”。同时,为了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检察机关应当发挥好主导作用。

    2025年01期 v.53;No.237 11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文学研究

  • 当代反腐题材戏剧创作的新突破——莫言话剧《鳄鱼》的空间诗学

    黄大军;

    《鳄鱼》是当代著名剧作家莫言的一部反腐题材的话剧新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与象征主义意味。该剧讲述了在逃贪官单无惮海外十年的生活变迁与心路历程,是一份有关贪腐分子个体与群体的自供状与忏悔录。剧本通过异邦、家宅与幻境三重空间设置,形成立体多元的空间架构,将主人公的十年生活压缩在别墅内的三次寿诞庆典之中,并透过单无惮在爱情与亲情方面的双重溃败,展现其由善入恶的灵魂蜕变;同时,剧本反腐主题又经由幻境指涉,扩展为对人类欲望的诘问与反思。《鳄鱼》作为一部关于人性发掘与欲望解码的话剧精品,必将在中国当代话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5年01期 v.53;No.237 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 结构化影响及其对创作的限制——论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诗学

    何利娴;

    辨析当代批评家布鲁姆的“影响”诗学与新批评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有助于发现其诗学的封闭结构化特点。受到这种结构化诗学的影响,“修正”与“压抑”成为后辈的创作表现,并且“影响”诗学凸显前驱者的优先权,追求中心主义的批评原则,因此,它促使后辈的创作更以压抑感为主。布鲁姆以“影响”诗学重新诠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特点,从而体现出对浪漫主义的重构意义。然而另一方面,“影响”诗学的结构化、体系化分析方式,限制了诗人丰富多维的诗性表达,未能体现诗人在创作中的主体性面貌,这显然与布鲁姆致力于开展的主体批评相悖,侧面反映出他难以挽救后现代语境下主体被消解的命运走向。

    2025年01期 v.53;No.237 13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 黄滔为“闽中文章初祖”说辨误

    剡蕾;和谈;

    明代侯官人陈鸣鹤《东越文苑》首倡黄滔为“闽文章初祖”之说,经民国《福建通志》征引后,当代学人服膺此说者不胜枚举,几成不刊之论。经考证,《东越文苑》之前的现存文献皆载黄滔为“莆田文章初祖”,陈氏之说并无版本依据,从陈氏曾与黄滔同乡且具有相似的文学观念等迹象推测陈氏之说有刻意拔高之嫌。在唐五代闽地文学发展的历程中,中唐文人欧阳詹文学成就卓著,德行敦厚美善更有资格担任“闽中文章初祖”的称号,而唐末五代的黄滔则是莆田文学生发时期的集大成者,故“莆文章家以滔为初祖”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2025年01期 v.53;No.237 139-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语言学研究

  • 从“随同”到“参照”——论事件融合构式“跟着NP+VP”的形成与发展

    陈景元;蒋雯;

    事件融合构式“跟着NP+VP”,由两个行动关联事件融合为一个事件而成,其形成和发展是事件融合和语法化的产物。构式共时层面多元化共存,具有承继性和多义性,可分为随同构式和参照构式两大类型。随同构式为原型构式,围绕原型构式扩展到参照构式,构式从低融合走向高融合,构式化程度不断增强。因其结构紧凑,语境适用面广,表达功效特殊,具有较强的人际互动功能和语篇统辖功能,该构式被广泛使用于文章标题、视频标题、书名、影视名、栏目名等,呈现标题化趋势。

    2025年01期 v.53;No.237 150-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 比较语境中“A不了多少”构式的量差评价义

    郭若祺;岳辉;

    A不了多少”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构式,多用于“N_1(的X)比N_2A不了多少”的话语模式中,表示“N_1”在某一维度上比“N_2”“A”,但“A”的程度有限。基于“N_1”和“N_2”之间的不同关系,构式可以传达事实性的评价,也可表达夸张性的评价。听话人对构式评价色彩的评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话人对比较基准“N_2”的看法和态度,比较基准的信息类型多样,可以是客观事实、社会规约性常识,还可以是交际双方共享信息和言者的主观认识。

    2025年01期 v.53;No.237 158-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 论主观性对汉语动词否定的制约

    张汶静;

    文章从大量汉语动词不能够用“不/没(有)”进行句法否定的语言事实出发,提出了“动词否定的主观性限制条件”,即:动词本身的主观性越强,越不容易被否定。讨论了在短语、单句(现实句)层面不能用否定词“不”或“没(有)”进行句法否定的动词类别:包含强主观性成分的动词及“有X”类动词。此外还分析了这些动词的主观性程度差异及其对否定操作的影响。

    2025年01期 v.53;No.237 16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注意事项

    <正>为执行学术期刊编排规范,依照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要求,来稿务请注意以下事项:一、来稿请注明工作单位、所在省市(县)地名、邮编、摘要、关键词(以上项目提供英语译文),基金项目稿件须在篇首页地脚标注项目名称和编号。摘要用250-400字以写实性文字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或主要观点,关键词选反映文章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的词或词组3-5个,用分号分隔。来稿一般以10 000字左右为宜,有关书写格式、标点和数字用法、图表式样均须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作者简介必须提供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二、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在正文引用外用序码“[1]、[2]……”标识,然后按序号排正文末。对正文内容作解释和说明的注释,用圈码“(1)(2)……”标注,按顺序排在当页地脚。

    2025年01期 v.53;No.237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 下载本期数据